跳到主要內容區

手舞足蹈非樂也

手舞足蹈非樂也/陸汝斌 主任/2006.05.15

小偉從小就是個乖巧的孩子,向來極得父母、老師和同學的喜愛。家境雖然富裕,爸爸官職也不低,但他卻仍平易近人、與大夥兒打成一片。因日常營養充足,體型長得比別的孩子高大,加上各項運動傑出,正是大家欽慕的對象。難能可貴的是他的學科成績也是名列前茅,因此一連下來做了好幾任的班長。

小偉十歲生日那天,依照往例邀約了不少同學好友,到家又來同樂;小偉也忙裹忙外地跑個不停。到了晚會快要開始的時候,小偉已經覺得有點兒累了。當他跑進廚房拿切蛋糕的刀子時,突然右腳有種沈甸甸的感覺,很快地這種感覺蔓延到左手,他自己也說不上來是什麼滋味,按著左腳拚命的抖動,身體也跟看扭曲,整個人就幾乎要摔倒在地上了。

小偉本能的想用左手去扶牆壁,沒想到手一點也不聽使喚,勉強用右手抓住門把,情急之下,開口想大聲叫媽媽,但是奇怪,竟然連嘴巴也叫不出聲音來了。只見半身的肌肉持續收縮,造成手腳不停的舞動。好在這些情況持續了十幾秒鐘就過去了,由驚愕中逐漸又恢復了正常,只留下一絲疲累的感覺。小偉還是照常的參加慶生晚會,剛剛發生的現象不知該怎麼向大家陳述;別說是同學們不能了解,就算最親近的爸媽也無法體會啊!

從此以後,只要小偉一做激烈的運動,手腳感到不適時,怪病馬上就接著發作,甚至只要由靜止狀態下改換成另一種姿態或運動,也會引發另一次的發作。譬如說,在椅子上坐久了突然要站起來,立刻就開始了奇怪的預兆--尤其情緒激動或疲勞時更甚。久而久之,小偉也明自了每次要運動之前,若先慢慢地移動身體,暖暖身子,可能可以預防一次的發作。但不論如何小心,總還是有發作的機會。

在學校發作時,無知的同學們,除了當眾取笑外,甚至還學小偉的模樣。慢慢的,小偉一改過去天真活潑好動的個性,漸漸轉變成樣樣退縮與自卑,這一切很自然地都看在媽媽的眼裹。媽媽最先是帶他到處求神拜佛、收驚、吃香灰,但都不能解決,反倒使症狀更加嚴重。不但發作時間延長,發作的次數也加多,最多時甚至達到一天幾十次之記錄。不得已只得轉向醫生求救,不論中醫、西醫、郎中各方名醫皆找遍了;最新的腦核子斷層掃描、甲狀腺檢查、肌電圖。電解質……全身都查遍了,但結論都是:『可能是由於情緒或學校適應不良,所造成的一種反應,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好了。』。既然經過這麼多名醫的會診,並且前前後後拖了半年多,一直沒有明確的結論,成天跑醫院,成績也跟著退步了。

日子久了,小偉的爸媽也認了,每次小偉再發作的時候,不但沒那麼的關心,甚至有點兒責怪,有時候還會叫小偉的妹妹跟在背後,每當要發作的時候就拍他背一下;最後甚至連小偉自己也接受了這個痛苦的事實,認為自己可能是情緒太緊張了。小小的年紀就承受這些百口莫辯的委屈,只有儘量學習怎麼樣在開始運動的時候,慢慢移動自己的身體,避免症狀的發生;或者萬一覺得要發作了,就趕緊避到牆角,免得大家都難堪。直到有一次家裏請客吃飯,客人很多,小偉一時高興沒注意,居然當場發作起來。沒想到爸爸卻當面責備他:別『裝』!這下子真是叫小偉痛苦極了!自己避到房間衷,偷偷地把醫生開的鎮靜劑一口氣全吃光。
也因為這次的自殺行為,小偉再度住了院,所幸此次經過一些有經驗的醫生仔細的觀察,實地看著他一次次的發作,下了一個很明確的診斷:小偉得的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少見的『陣發性舞蹈指痙症』。

病例分析:
陣發性舞蹈指痙症(ParoxysmalChore-athetosis)是最常發生於五~十六歲小孩的一種突發性不自主運動。臨床之現象類似於一種舞蹈症。通常患者可能先會在發作的肢體部位有一種奇怪的感覺;跟著就有十到三十秒鐘的肢體舞動:通常是大關節的舞蹈;小指(趾)關節的痙攣;並常合併有面部肌肉的扭曲收縮,以致無法發音。有時一天可以發作數十次之多。患者可能雙側肢體同時發作:也可能先有一隻手單邊發作;有時在覺得快要發作時,趕緊用另一隻手緊緊握住病肢,或許可以避免復發。
但一般而言,整個發作的過程並沒有知覺的喪失,或其他精神症狀之發生;倒是因這類疾病一般比較少見,故常為醫生所忽略或誤診,認為是『裝病』、『歇斯底里症』等,如此診斷往往造成痛人心理上很大的痛苦,久而久之達到自己都不原諒自己的程度。以致於發生憂鬱、退縮、孤單,甚至自殺的傾向。
事實上此症不論從任何角度而言,均應由腦內的病變所引起。其詳細的原因至今仍不甚明瞭,但已可知道的,可能與腦內基底核至視丘間之不平衡及微小變化有關。因為其為反復發作,因此有人認為這可能是的一種,或根本稱之為『基底核癲癇』,特別是在突然運動的時候最易引發,亦為其特徵之一(因基底核在腦內正好制控看高級運動中樞)。唯可惜目前的醫學儀器檢查尚無明確的發現,一切的診斷只有靠經驗、仔細的觀察、完整的病史及臨床症狀來下決定了。
至於治療方面,倒是一個不難處理的問題,一般的抗癲癇藥物用之效果均非常良好,往往很少的藥量就有出奇的效果。此外如果根本不給予任何治療,大部份的患者到了青春期以後,也可能症狀逐漸減輕,甚至完全康復,當然也有少部份患者,成年後仍然持續發作。但不論如何,假若一個患者六歲斷斷續續發作到十六歲後自動好了,在這漫長的十年中,本來一個活潑可愛、潛力十足的國家幼苗,可能就變成了敵視、自卑、退縮的怪人了。何況我們治療的原則不僅是在治『病』,更是在治『病人』,所以及時的治療是絕對必需的,當然如果患者發現太晚,而早已造成了心理障礙,更是不可缺少適切的輔導,甚至心理治療。
記得第一次看到小偉是三年前在急診室裹,因服藥過量自殺而會診精神科。當時的小偉不停的哭泣,一問三不知,滿肚子委屈的樣子:而最近這次又看小偉時,小偉已經是又高又大的初中生了,挾著一個籃球活蹦亂跳的來看門診。往常的喜樂、活潑、活力又重新出現在他的臉上,據說他又當上了班長,上學期成績名列第二,籃球也打得很好,且獲選校隊。談起病情,他已有兩年多沒再發作了,目前仍按時照醫生的囑咐每天吃兩顆藥,既不影響上課活動,也無其它任何不適的感覺。小偉的媽媽尤其快樂,一再的感謝不已。當然做醫生的更有說不出的欣慰,因為事實上在學醫的過程中,自己所能研究、所能真正瞭解的疾病,實際上比自己不知道的要少得多。一個成功的醫生必須要先知道:自己不是一個穿了自衣服的半仙,自己的能力實在是有限。(摘自"生理.心理.精神病"一書)
_google7405f394eecafd8b.html